臺灣導演的創作力還是很令人激奮的嘛!原本沒有抱著這麼期待的心情,在平日晚間帶著媽媽到信義威秀看,還坐在第二排,但是看完真的很開心,要好好的翻翻這些導演以前的作品了。
海馬洗頭、潛規則和釋放應該不用說了,讓全場大笑是應該的!
最讓我回味的應該是沈可尚的到站停車吧。一部片要做到不被音樂的情緒所渲染真的很厲害,所以全片沒有任何配樂,一輛巴士開純樸的鄉間小路當中,有溫雅的司機時時提醒乘客小心腳步,乘客安靜做自己的事情,學生背單字,無聊男子,孕婦在博愛坐上閱讀懷孕須知,一派詳和的讓我回想起高中時代每天一早坐公車上學的樣子就是這般天下太平。
冗長的鋪述若只是為了最後要蹦出的殘酷的事實的話,那麼沉悶的等待著結局也是值得了!我喜歡導演一一翻開殘酷的底牌時,不輕易的用煽情的劇本,告訴觀者說,現在是要哭了,現在是要悲了,反而將畫面切到客觀平靜的遠處,讓我們有時間慢慢把激動化為粉末慢慢發酵沉澱到心池。
是要講一些臺灣的(愚蠢)民眾只知道安分守己乖乖的待在體制下小框框中的生活,而卻忽略了要跳到時代的大框框之外做選擇嗎?實在是太厲害了沈可尚!
小夜曲和初登場也讓我心頭甜甜的,好喜歡用一種不是MV的方法懷念並再次詮釋一支經典歌曲-綠島小夜曲;初登場不知道是不是真實故事,若是真的話,那麼見證奇蹟的那一刻竟是如此的平凡無奇啊!
當然也有很灑狗血的無國籍公民和1949穿過黑暗的火花,說不出到底喜不喜歡(應該是滿喜歡的吧),但當晚睡覺前因為想到電影畫面嚇得我不敢閉眼睡覺是真的!
張艾嘉的諸神的黃昏是我最期待的一部,因為參加之前金馬影展講座有聽張艾嘉提到拍攝這支影片的小故事,是一部用很溫柔不捨的口吻講一個青少年死刑犯用刑之前的故事。這若可以講成一篇長故事一定也很迷人!
陳駿霖的256巷14樓之1是我最不喜歡的一部,沒想到他卻是我最愛的一頁臺北的導演!我想導演想要再次複製一頁臺北這個在小巧迷人的巷弄間發生的家常小事吧?不過也許是因為我實在太討厭張孝全所以才討厭這部片(吧)(哈自己為導演說話)
侯孝賢-黃金之弦…嗯….若這是一部長片的話應該會更動人吧…
啊天啊!在這個臺灣本土電影崛起這時,有這部片送給台灣電影產業真是最好的一個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