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看這種後座力很強的電影,雖然這部電影分了三天一小段一小段的看才看完(因為小屁孩一直打擾我),但當深夜時聽著片尾曲「他媽的」一句一句的唱完後,好多好多台詞、歌詞、劇情還是不斷的衝撞著我。啊!這種後座力強的電影還是要少量服用才好!
一直在想,若要用一個顏色代表這部電影,是「黑色」好,還是紅色?盲人的世界是一片黑,偶有光影閃爍,也只是瞬間。在黑暗中,要如何壓抑心中那片慾望?就像沙老闆哀苦的說:
我從來沒有可憐過自己,從來沒有,只有這一次。美到底是什麼?
我天天想,沒日沒夜的想,就是想看一眼,美到底是什麼?
在黑暗中,他獨自暗暗咀嚼美的味道。
但是當這片慾望抓也抓不住,攔也攔不住時,是否就如那一大片的紅像大雨般狂灑呢?就像小馬終於按耐不住慾望,跟著張一光到洗頭房認識了小蠻,紅色堆積在他們身上,是一種找到出口的宣洩。小馬找到了,雖然帶點不見天日的醜陋,但是他還是找到了,小蠻也找到了,私奔後過著平淡幸福的日子。而其他人呢?隨著沙老闆的按摩店解散,是繼續遊走在習慣的黑暗當中?
我最喜歡的角色其實是張一光,戲外是一個真正的盲人,他飾演以前在礦場工作,在一次爆炸意外中失去雙眼的盲人,但正多虧了這個意外讓他什麼也看不見,卻也讓他什麼都看清了。外表雖然粗獷,但卻比盲人還更能敏銳的察覺旁人的情緒變化。他總是吹著笛子、唱戲曲自娛娛人,有是沒事上洗頭房宣洩性慾,感覺起來對於這樣的生活已經樂於接受了。我喜歡他這樣的豁達,他是電影中最有色彩的一個人。
也因為這部片,讓我認識了三毛。現在才開始讀三毛的作品未免有點落伍…民歌的橄欖樹和夢田這兩首一直以來都覺得好美的歌,也是三毛的作品,這點更讓我覺得有點慚愧。
當沙老闆得知都紅默默離開後,所念的詩,真是一句一句念進心裡。
三毛 – 如果有來生
如果有來生
要做一棵樹
站成永恒
沒有悲歡的姿勢
一半在土裏安詳
一半在風裏飛揚
一半灑落陰涼
一半沐浴陽光。
其實盲人的生命,就像一棵樹,一半撒落在黑暗中,另一半沐浴陽光,是我們看不見的陽光。對於命運,他們有自己詮釋生命的方式。在命運面前,盲眼人和健全人也是一樣的,但正因為命是看不見的,所以盲人看得見。
歐,另外也認識了片尾曲『他媽的』的主唱堯十三,他的歌都好黑暗喔,也是宜少量取用為佳…